它是真正的「補鐵王」,是紅棗的10倍,越早知道越好!
pororo
2019-08-27 08:04:13
這種食物是補鐵王, 可惜很多女生不喜歡吃。
其實很多家庭,都會片面的認為。寶寶胃口好,吃的多,應該就不會貧血了。
其實不然,吃的多不等於吃的對,寶寶貧血大多就是因為缺鐵引起的,今天我們就聊一聊「鐵元素」。
1、看權威資料解讀鐵
鐵的重要性
寶寶的成長需要有大量的營養的作為支撐,尤其寶寶對鐵元素的需要。鐵是給寶寶製造血紅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,為氧和二氧化碳的運輸提供了良好的載體,是構成寶寶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。如果鐵缺乏,會引起什麼,具象一些。
10個寶寶,就有1個缺鐵貧血。
鐵的日攝入量講解
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,會自己儲存出生後4~5個月的鐵需求量。在6 個月~2 歲期間,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很快,對鐵的需要不斷增加。美國兒童學會,就有一份寶寶各個階段的日推薦攝入量。

0~6個月的寶寶需要鐵的攝入量是0.27mg,而這個時期母乳的平均含鐵量為0.35mg/L,加上體內儲存的鐵元素,足夠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量。
有的媽媽可能會覺得母乳鐵含量不高,所以不重要了,但母乳鐵的吸收率高(50%),是牛乳(10%)的5倍。
6個月以後的寶寶需要鐵的攝入量最高,為11mg。而這個時期的母乳已經滿足不了寶寶對鐵的需要量了,寶寶體內的鐵元素也耗盡了,所以輔食重點要考慮的就是高鐵食物!
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育兒資料和兒科醫生都在強調,輔食開始後要重點補鐵的原因。
如果寶寶喝配方奶,建議選擇高鐵配方奶(每100g配方奶粉中含有4~12mg的鐵)從出生吃到滿一周歲。
早產兒體內的鐵元素比足月的寶寶相少,所以除了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外,通常還需要額外補充鐵元素。
2、吃多不一定吃對
高鐵食物推薦
文章開頭時的媽媽說「吃的挺多的,怎麼會缺鐵呢?」
吃的多不代表吃的對,給寶寶食補鐵元素,要多吃高鐵食物,更準確來講應該是高「血紅素鐵」的食物。
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只有3%~5%,主要是指一些蔬菜、穀物中的鐵。這也是為什麼黑木耳的鐵含量很高,卻不被當做補鐵食物的原因。
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是非血紅素鐵的好幾倍,高達20%~35%,主要來源是紅肉(豬肉、牛肉、羊肉)和動物肝或血。而且在腸道的吸收不容易受其他食物成分的影響,所以是補鐵的首選。
含鐵量
鴨血:30.5
鴨肝:23.1
豬肝:22.6
雞肝:9.6
豬血:8.7
瘦羊肉:3.9
瘦牛肉:2.8
蚌肉:50
補鐵效果好,缺它不可
想要補鐵效果事半功倍,媽媽們千萬要知道它!
維生素C有助於人體對對鐵的吸收,而且維生素C不能自身合成,需要從食物中獲取。
簡單來講,就是給寶寶補鐵的同時,別忘了吃一些富含維C的食物。
3、老人帶娃誤區
隔代育兒時,老人們的一些觀念總是會成為帶娃的分歧點!最近我發現很多新手媽媽其實被一些補鐵誤區「誤導」著。
一些博主,宣揚「紅棗補鐵、菠菜補鐵」。
其實不然。
用數據說話:
每 100g 菠菜含鐵量 2.9 mg
每 100g 紅棗含鐵量 2.3 mg
每 100g 豬肝含鐵量 22.6 mg,豬肝的含鐵量幾乎是紅棗、菠菜的十倍!
菠菜和紅棗的鐵全都是非血紅素鐵,吸收率不足血紅素鐵的1/10,一換算比例。
吃一百斤菠菜,也比不上吃一斤肉的鐵吸收。
展開全文
打開APP閱讀全文看更多文章